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参编的《人工智能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参编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年来,以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交互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大模型的研发、训练、部署和评估涉及数据、算力、算法、安全、伦理等多个环节,国内外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框架,导致行业存在技术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近日,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参编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围绕大模型训推数据质量、算力资源、模型全生命周期、行业应用等核心环节提出通用技术要求,为大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标志着我国大模型技术从“野蛮生长”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为后续细分领域标准奠定坚实基础。
标准解读:技术规范与产业价值双驱动
作为国内首部AI大模型通用标准,其核心突破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全流程管理。覆盖数据采集、算法训练、模型部署、应用评估等全生命周期,首次明确大模型开发“准入门槛”;二是安全性牵引。建立算法可解释性、数据隐私保护、伦理风险防控等技术指标,填补国内大模型安全治理空白;三是场景化适配。针对政务、金融等高敏感领域,制定差异化的性能与合规要求,加速大模型产业化落地。该标准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尺”,更将推动算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研发试错成本,助力我国AI产业生态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参编纪实:以硬核实力定义行业标杆
电信数智深度参与标准制定,源于其在大模型领域的持续深耕与技术沉淀。一是技术权威性获认可。2024年,公司在中国信通院《智能体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 第一部分:平台与工具》评估中,获“4+级”评估 ,在模型自主性、多模态交互等维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二是实践成果显成效。凭借自研智能体使能平台在行业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公司斩获信通院“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大赛二等奖;三是产学研协同攻坚。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建联合实验室。在智能问数、智能查重等多项大模型专业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
从参编国家标准到引领技术落地,电信数智始终以“规范者”与“创新者”的双重角色,推动AI大模型行稳致远。未来,公司将持续以集团“云改数转”战略为支点,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智能动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电信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客服电话,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电信宽带,电信宽带套餐价格表,电信宽带套餐,中国电信宽带官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189e.com/xingyedongtai/2025/0428/1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