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上营业厅:广东电信,江苏电信,山东电信,浙江电信,河南电信,四川电信,湖北电信,湖南电信,河北电信,福建电信,上海电信,北京电信,安徽电信,辽宁电信,陕西电信,江西电信,重庆电信,广西电信,天津电信,内蒙古电信,山西电信, 黑龙江电信,吉林电信,贵州电信,新疆电信,甘肃电信,海南电信, 宁夏电信, 青海电信, 西藏电信,

脱贫攻坚路上的电信追梦人 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优

08-01 电信新闻

 


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李学强(中)生前在扶贫点。


“云南脱贫攻坚奖”获得者范启强。


范建云(左)走访贫困户。


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员工铺设网络进村。

云南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多年以来,在这样一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国电信云南公司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为云南脱贫攻坚积极贡献力量。

2015年8月,云南公司成立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扶贫工作。公司领导分10批次带领工作组到扶贫点走访挂钩贫困户,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研究扶贫工作。今年7月,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宏到德钦县与县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与挂钩乡政府签订了脱贫帮扶项目协议。

结合通信企业的特点,2015年10月,云南公司印发《关于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通知》,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聚焦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信息手段进村入户,在建设当中,适当向迪庆藏区倾斜,助力迪庆脱贫、发展;发挥信息化优势,推动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和支持省委组织部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信息扶贫,结合“挂包帮”工作,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移动电话、宽带、IPTV等业务,支持电商下乡,让信息手段进村入户,提高信息化水平,将致富信息、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广大农户,帮助广大农户致富增收;继续开展好“教育扶贫”,资助大中专学生的专项扶贫工作。

2015年年底,云南公司明确提出“结合行业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行业优势,通过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信息化应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网络扶贫思路。具体提出实施“115”扶贫工程,建设一张光网,打造一个精准扶贫平台,推进互联网+农村电商、+教育、+医疗、+乡村旅游、+智慧家庭五项“互联网+”应用项目,助力扶贫攻坚的网络扶贫方案。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进定点挂钩扶贫和行业扶贫。

在扶贫工作中,云南公司不断涌现出先进典型扶贫干部:普洱澜沧县分公司员工李学强连续5年扎根扶贫点,为扶贫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被评为“最美基层干部”,成为全国基层干部的楷模;省公司政企客户部总经理范启强,带领团队以信息化助力精准扶贫,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奖”;省公司驻村工作队队长范建云,连续驻村3年,“不破贫困誓不还”,被评为集团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州级“优秀驻村工作队员”;中国电信西双版纳分公司员工李志刚荣获“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称号……

下面这组报道中,我们将看到他们的先进事迹——

生命有涯爱无限

李学强,原中国电信云南普洱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2011年,报名参加新农村建设,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2013年,担任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党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2013年12月12日,李学强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9岁。

在平凡的岗位上,李学强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给予家人、员工、村民无限的爱……

李学强病逝当天,300多名村民手举火把,彻夜为他守灵;李学强的追悼会上,来自云南景谷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许多员工,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现场,一声声“李局长”,喊出了大家无尽的思念。

2011年,55岁的李学强毅然报名参加新农村建设,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这一干就是近5年,前后在3个村子担任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直到病逝前还工作在澜沧县上允镇翁板村驻村第一线。

翁板村有16个村民小组,遍及周围十几公里。这里地处偏僻,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艰苦,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到了翁板后,李学强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户,把根扎到群众中。一天一个组,半个来月他就走遍了所有村民小组,每家的基本情况都密密麻麻地记在他的工作日记本上。在翁板村,李学强每天6时起床,扫地、喂鸡、为村干部煮早饭、挖菜、撒豌豆。帮老乡干农活,是李学强一大“爱好”,打谷子、砍甘蔗、犁田,样样精通,他经常一个人拿着农具,帮老乡锄地、打谷、栽玉米……村里的人都说:“这个李指导,就像我们家里人一样。”最后三年里,他平均每个月在翁板村要待28天,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有名的“大黑老李”。

时间久了,李学强和大家的关系越来越近,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姑爹、阿叔、姐夫、大爹……把李学强当自家亲戚。这个亲戚经常会说一句话:“我是翁板人,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大家不要客气。”  

为帮村民鲍良盖房子,李学强到他家十多次,找人化缘5000块红砖,又帮他联系水泥和木料。一次,他到上翁板会计魏金祥家了解村民生产情况时,发现魏金祥的父亲魏三贵长期患高血压,经常头晕,只能躺在床上。第二天,他马上到镇上,自己出钱买车票,到县城买来药,亲自送到魏三贵家中。

每次外出开会或过节回家,李学强要花许多时间去采购,大包小包,都是村民需要的食品、衣物、药品等,七八个小时的长途旅行,他要在大客车上将东西捆好、系好。回到村里后,又挨家挨户送到村民家里。

李学强的心愿,不但要使翁板村村民脱贫,更要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农家书屋”是李学强驻点之后要求16个村民小组必须建立的,“没有知识,就没有进步的可能。”李学强不但联系各方,为村完小捐赠文体用品,并因地制宜改善当地办学条件,还经常与家长沟通,叮嘱他们要重视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顾眼前,要看到未来。在李学强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翁板村的孩子不仅可以上学学知识,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自己种菜、栽火龙果,解决吃菜的问题,减轻了村民的负担,增加了学生的营养。如今,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失学率连续3年都是零。

李学强形象地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职责比喻为“帮村民多挣点钱,让村民有一块水泥地能唱歌跳舞”。为了这个看似很普通的目标,李学强又拿出当年拼命三郎的劲头,出主意、找资金、寻外援、引技术、做示范……

“事无巨细,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在李学强的办公室,有三本密密麻麻的记录册(《民情日记》),上面每一条记录,都是他东一家、西一家,实实在在问出来的。每到一个村寨,他都会把人口数量、人均收入、产业状况、村里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村情民情认真记录在日记本上。

翁板村的传统产业有甘蔗和水稻,李学强走访后决定引导村民发展新产业。每到一个组,他都会在民情日记本上写下对村组的发展建议:“果闷、老马棵杂木林地多,可大力发展种植思茅松、西南桦林产业,10年后就可成为绿色银行。”“铁里、大南信海拔在1000米左右,可种植咖啡。”“上下翁板周围可以多种甘蔗,蔗糖收入要多出菠萝许多,还可以再种一些火龙果。”“要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保护翁板村的特色产品,比如黄鳝、酸蚂蚁……”

提高村民收入,就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效果,改变村民传统的生产习惯,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李学强自费买来种子,在村委会旁边锄出一亩地,种起了蔬菜、冬玉米、澳洲坚果、冬洋芋,还养了鸡,等收获后,再挨家挨户向村民推广,带动村里的产业调整。现在,全村种植澳洲坚果的面积已经有100多亩了,卷心菜、冬玉米、冬洋芋等农作物几乎家家都在种植,全村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饮水安全问题,是影响村民健康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李学强最关心的事。因水源点干枯,小芒来、老马棵、下翁板等村民小组缺水多年,且水质无法保证。为寻找新的水源点,李学强带着大家披荆斩棘,跑遍周边每个山头,终于找到了新的水源点。然后,再去争取资金,架起引水管,垒成蓄水池。如今,涓涓清流,解决了缺水村民小组饮水困难的问题。

村内路面的水泥硬化,还有公厕的修建,不但可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更可以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入农村。李学强协调资金,找来水泥,带领村民一起动手,解决了果闷、老马棵等四五个村民小组无公厕、无水泥路面的问题。在大小南信的水泥硬化和公厕建设中,5个月的时间,李学强隔四五天,就坐着二挡摩托,顶着酷日,颠簸十来里山路,守在施工现场,这边看看水泥搅拌情况,那边又看看砖砌得如何,就是为向村民交上一个放心工程。

翁板村由佤族和拉祜族组成,逢年过节,还有谁家碰上喜事,包括许多集体活动,大家都要跳上一场圆圈舞,边舞边唱。跳舞的地方是沙土地,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后一身泥。李学强又想方设法,为每个村民小组修上一个水泥文体活动场地(兼篮球场),有的村落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室。

要致富,要发展,先修路,这路,既包括跑车走人的公路,也包括连接外面精彩世界的互联网之路。作为电信人,李学强发挥自身工作优势,为村委会和村完小安装了电脑和有线宽带。自从有了电脑,村委会就成了一个学习中心,大家学技术、查信息,“有图像有声音,学起来特别快”。翁板村盛产香蕉,以前由于通信不畅,村里的香蕉要挑到镇上卖,辛苦不说,价钱也低,存储不好,香蕉还会烂掉,现在,村民不仅能用手机随时与买主联系,还可以上网查询各地的市场价格,找好时机,卖个好价钱。

“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担任基层领导20多年来,李学强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一身正气,忠诚、热情、朴实、勇于担当、敢于创造,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切地诠释了什么是这个时代的“最美”!

扶贫先锋李学强,成为中国电信后续扶贫工作人员之榜样。在脱贫攻坚路上,有更多优秀的电信员工脱颖而出。

铺设脱贫信息路

范启强,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政企客户部总经理。2018年,他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奖”,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在信息化成为时代特征的当下,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解决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发展难题,统筹城乡协同发展,从而促进扶贫任务的早日完成,一直是范启强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光网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范启强带领团队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电信集团的资源,通过努力,云南“全光网省”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1亿元补贴及6亿元贴息贷款,为全省的信息化建设提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依托光网建设将更多的惠民信息应用嫁接到农村贫困地区,成为信息扶贫的有效方式。

以此为基础,范启强从云南省发展实际出发,积极奔走,以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化项目服务城乡协同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短短3年,范启强带着团队完成相关信息化项目建设700余项,重点保障贫困区域光纤网络全面覆盖;重点保障易地扶贫搬迁30万户、3000个安置新村的光纤网络覆盖。

2016年4月初,省里决定,由中国电信云南公司负责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并提出6月组织召开全省启动大会的工作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在接到任务后,范启强带领团队,白天对接需求,走访贫困村寨,晚上加班加点,组织大家写程序、编代码,快速推进平台建设工作。经过两个月连续奋战,平台于2016年6月1日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构筑中,范启强通过走访、思考、论证,提出了聚焦“六个精准”总体目标,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库,支持扶贫开发业务全过程信息化动态管理,打通与扶贫开发工作相关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功能,为精准扶贫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输血”式的扶贫成效是暂时的,要从根本上拔除穷根、消除贫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培育和提高其自身的“造血”能力是重中之重。

扶贫先扶智,范启强牵头与省教育厅共同推进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络建设工程,为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扶贫夯实基础。在独龙江,范启强牵头组织试点“异地在线课堂”,架设城区与乡村学校教学互动的桥梁。

为解决民族地区医疗条件落后,看病难、诊断难、医治难等问题,范启强致力于建设覆盖州县乡的远程诊疗系统,将知名医院的优质资源嫁接到基层医疗机构,既可帮助基层医护人员得到全面、专业的培训,关键时刻还能解除当地患者的燃眉之急。

产业扶贫是培育和提高农村“造血”能力的重要途径,范启强带领公司政企客户部深挖信息化潜力,为贫困地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量身打造多元化的数字解决方案,帮助解决扶贫难题。具体而言,范启强牵头引入“农技宝”,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涉农信息服务;发展农村电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协助省委组织部,推动全省建设了1.6万个“为民服务站”,“以信息流跑腿,代替老百姓跑腿”,帮助解决云南山区老百姓出行难、办事难的问题。

范启强说:“我作为云南脱贫攻坚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所有脱贫攻坚者敢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

倾心竭力真扶贫

“松金康主一家乔迁新居,要去看看还缺点啥。”“吾金丁主扩大了养殖规模,我们要提高走访频率,及时帮他解决难题。”“从昆明培训回来后,贫困户女儿的比萨饼店生意越来越好了。”谈及公司“挂包帮”的贫困户,中国电信云南公司驻村工作队队长范建云了然于心。

    2016年2月,中国电信云南公司选派业务骨干范建云到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燕门乡开展扶贫工作。范建云先后进驻茨中村和拖拉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其间,范建云牢记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的嘱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照“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攻坚克难,全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倾真情扶真贫, 真正做到了“住得下去、融得进去、干出实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电信人心系百姓、无私付出的责任情怀。

拖拉村有一家贫困户是因病致贫,户主“等靠要”思想非常顽固。面对这样的情况,范建云深知“贫困户的贫困首先是思想上的贫困”,只要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范建云多次召集其他驻村扶贫队员到该贫困户家,关心其生活之余,介绍如何能通过繁殖猪仔赚钱。功夫不负有心人,驻村扶贫队员的举动渐渐打动了该贫困户,其同意了养猪的建议。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为该贫困户提供了母猪和种猪各一头,在范建云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之下,该贫困户的养殖工作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2018年年初,范建云入户走访时,得知一位贫困户的女儿在德钦县转手经营一家比萨饼店进行创业脱贫,但由于经营品种比较单一,生意并不理想。“怎样才能盘活这家比萨饼店?”在范建云的积极协调下,中国电信云南公司资助4400元作为培训学费,将她送到昆明专业机构学习。“在中国电信的帮助下,我不仅学会做比萨,还学会了做奶茶、汉堡等,生意一天天好了起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该贫困户的女儿说。

2016年以来,范建云作为挂包单位定点扶贫点的负责人,带领其他4位队员,圆满完成燕门乡党委、乡政府及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交付的3个村32户贫困户的扶贫工作任务。根据范建云收集反馈的驻村扶贫建议,2016年至2018年,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在燕门乡投入扶贫资金536.32万元,其中用于贫困户和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99.41万元,实施完成公司与燕门乡党委、乡政府达成的“金秋助学”“贫困户产业扶持”“教育帮扶”“健康扶贫”“村集体经济扶持”“党员活动室共建”等扶贫项目;开展通信扶贫的项目资金达436.91万元,通过在燕门乡及挂包的三个村,开展“网络扶贫”进行4G基站和宽带网的建设,让更多的村民受益,同时在燕门乡开通了扶贫套餐,为燕门乡村民和挂包贫困户补贴通信费80余万元,大幅降低村民的通信费,让村民用得起、用得好宽带网络。在做好“网络扶贫”的同时,范建云协调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开展“互联网+党建”和“互联网+医疗”项目,在燕门乡7个村和乡政府开通8套视频会议系统,便于村两委通过视频互动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为燕门乡卫生院提供一套“健康体检小屋”,方便村民及时监测身体健康情况。

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优秀共产党员、驻村队队长范建云正以“不破贫困誓不还”的决心全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与村民一起描绘小康新景致。

派最优秀的人去扶贫

2018年,中国电信西双版纳分公司被评为州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这与他们选派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为扶贫驻村工作人员有很大关系。勐腊县勐捧镇景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景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志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走村串寨时,李志刚发现每个村小组都有个共同问题,就是公共环境卫生不够整洁。他认为贫困村要发展首先要提升村容村貌,于是便联合村委会、村小组干部一起商讨卫生整顿计划,制定了详细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向环保局申请资金,为多个村寨争取到建设垃圾处理池、环保公厕等项目,使村容寨貌焕然一新。针对一位贫困户家屋顶破漏、无力修缮的情况,李志刚联合其他驻村工作队员筹集资金购买材料,发动村内党员干部和民兵帮助该农户修缮房屋,改善了居住环境。此外,李志刚走村入户时发现该村通信基础设施薄弱,于是便将情况及时反馈到公司,经过多方努力,中国电信宽带、4G深度覆盖了勐腊县勐捧镇景坎村。开网店、做微商、学技能……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着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不辞辛劳、自加砝码为村寨寻求项目建设,冒雨走吊桥为贫困户送去物资和关怀,在雨季组织有车的村民接送小孩上下学……“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向李队长反映,都会得到及时解决,我们感激李队长的付出!”贫困户李定文感慨地说。在驻村的两年时间里,李志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云南电信人“心系百姓,真情扶贫”的责任情怀。因工作表现优异,李志刚连续3年驻村留任勐捧镇政府景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今年,李志刚被评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网络入村、信息化方案制定、大数据平台构建、产业扶贫、资金支持、项目帮扶……中国电信的国企担当、责任情怀和扶贫成效,在云南公司一个个具体项目的推进中、在一个个优秀扶贫干部扎实的工作中得到最为直观的体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电信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客服电话,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电信宽带,电信宽带套餐价格表,电信宽带套餐,中国电信宽带官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189e.com/dianxinxinwen/2020/0801/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