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上营业厅:广东电信,江苏电信,山东电信,浙江电信,河南电信,四川电信,湖北电信,湖南电信,河北电信,福建电信,上海电信,北京电信,安徽电信,辽宁电信,陕西电信,江西电信,重庆电信,广西电信,天津电信,内蒙古电信,山西电信, 黑龙江电信,吉林电信,贵州电信,新疆电信,甘肃电信,海南电信, 宁夏电信, 青海电信, 西藏电信,

全国首个量子加密固定电话落地的园区

02-18 新闻资讯

 全国首个量子加密固定电话落地的园区

在刚刚建成的浦东新区杨高南路石化科研机构园区内,办公桌上一部部看似普通的固定电话机,却蕴藏着前沿科技的奥秘。当拨打电话时,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量子加密中”——这是全国首个量子加密固定电话落地的园区。

在从0到1的突破背后,凝聚了上海电信团队的不懈努力,团队聚焦于基于量子加密的语音固话研发,深度融合固话通信与量子加密技术,成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量子加密固话通信模式。

固话为什么不能实现量子通信?

2023年开始,上海电信科创大客户部(简称科创BD)便开始接触该客户,期间投入了大量时间进行前期方案沟通。彼时,用户要在新园区建设语音项目,并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的语音通话和服务需求。

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激烈“价格战”,科创BD行业总监沈飞、客户代表吴迪在与客户交流时,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园区办公机构涉及大量科研数据,对通信安全性要求极高。

于是,结合用户需求,团队决定引入私有化部署方案,并采购高端设备,以满足客户的高标准。与此同时,上海电信在量子通信业务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企客户支撑响应中心作为承接单位,在量子通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市场经验。

于是,团队在讨论中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量子通信技术已能在手机端实现,是否也能在固定电话上应用?

为此,沈飞找到政企客户支撑响应中心产品开发管理与运营高级专家陆燕,双方一拍即合,陆燕当即联系国产电话机厂家、PBX交换机供应商,以及集团量子公司,希望在局域网环境下,实现内部通话的量子加密,无论是点对点还是小范围局域通话,均需达到商用级别。

从概念到落地的突破

当这个想法萌发时,一开始陆燕有些犹豫。此前,量子通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机端,而固话领域的尝试仅停留在实验阶段,从未实现商用化。

虽然有了创新灵感,但从概念到实际应用,困难远超预期。陆燕坦言,在深入参与该项目后,她才真正意识到,固话通信的协议、技术模式乃至大网的运行逻辑,都与移动通信截然不同。这些关键性的差异,使得量子通信固话应用的商业化落地在过去几年难以实现。

在技术实现过程中,团队为固定电话植入加密介质,并开发专门的SDK,使其与话机操作系统兼容。同时,为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知度,团队在UI设计上加入了明确的加密通话标识,仅UI界面就经历了四五次版本调整和测试。

在研发调试过程中,初期版本SDK与话机系统不兼容,导致加密密钥无法正常识别。此外,通信协议也需要不断调试。陆燕回忆,调试群里每天都有四五百条消息刷屏,我们边改边做,反复调整方案、修改接口参数、升级密钥,每次版本调整都涉及多个环节。

由于密钥管理平台设在安徽,每次密钥升级都需远程寄送和更新,增加了实施周期。为攻克这一难题,在上海电信领导和政企群的指导下,陆燕和研究院、语音专家等团队不断优化迭代,经过数个月的反复调试和测试,最终成功实现了量子加密通话在固定电话上的商用化落地。

最终,上海电信凭借在量子通信上的核心差异化优势,成功中标该园区语音服务项目,成为园区唯一的语音通信服务运营商,打造了全国首个园区类量子固话语音应用场景。

技术突破、场景融合缺一不可

除了技术攻关,销售端的推进过程同样充满挑战。

“用户的决策周期被拉长,竞争对手也相应有了更多的空间。”沈飞回忆道,面对竞争对手低价竞争,客户最初也曾提出过质疑。

到了项目实施阶段,客户又要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交付,时间异常紧迫。为了推动项目进展,吴迪常驻客户现场,与客户团队并肩作战。她坦言:“过去客户经理的服务多停留在表面,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真正融入客户、提供深度服务是关键。”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科创BD不仅提供技术支持,更深度融入客户运营。例如,当客户的运营团队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时,就算是休息时间电信团队也“随叫随到”,工作事无巨细,体现了对客户的重视及服务至上的理念。电信团队的全情投入赢得了客户的绝对信任,为后续赢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项目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方案数次调整,及时响应客户的紧急需求,经过长时间与客户团队的配合,和客户之间更像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吴迪感慨道。

同时,团队还在销售策略上进行了调整。在沈飞看来,上海电信已建成量子密钥分发城域网,而客户的园区规模庞大,需选择具备品牌优势、服务能力和完善基础设施的供应商,这也是上海电信的优势所在,团队正是通过这些因素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这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多园区乃至全国范围的应用。目前项目已在上海电信总师室专门立项,预计2025年正式推出产品化方案。届时,只要话机支持,即可在任何公网可达的网络中,通过量子加密通道,实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安全通信。”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的信心满满,陆燕深有感触。

项目的落成也让沈飞、吴迪充满了信心:“新技术的真正落地,不仅在于技术本身的突破,也在于与客户的深度融合。只有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创造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

 

量子通信的未来,正在逐步展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电信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客服电话,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电信宽带,电信宽带套餐价格表,电信宽带套餐,中国电信宽带官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189e.com/xinwenzixun/2025/0224/1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