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上营业厅:广东电信,江苏电信,山东电信,浙江电信,河南电信,四川电信,湖北电信,湖南电信,河北电信,福建电信,上海电信,北京电信,安徽电信,辽宁电信,陕西电信,江西电信,重庆电信,广西电信,天津电信,内蒙古电信,山西电信, 黑龙江电信,吉林电信,贵州电信,新疆电信,甘肃电信,海南电信, 宁夏电信, 青海电信, 西藏电信,

这些情况你们都遇到过吗 使用APP时

03-25 玩转手机

 这些情况你们都遇到过吗 使用APP时

近日,有调查发现77.8%的用户在安装App时“很少或从未”阅读过隐私协议,新华社对此进行了报道,并且指出部分App借机“挖坑”,使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进个人信息泄露的陷阱。
那么,大家在使用手机APP的时候有遇到过以下的坑吗?
第一“坑”:不同意则不能用。事实上,个人信息保护 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处理个人信息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需的除外。
第二“坑”:暗度陈仓。今年3月,“oTMS到哪了”App在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或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涉嫌隐私不合规,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
第三“坑”:先斩后奏。今年以来,“云联健康”“寻迹旅行”等多个App在征得用户同意前开始收集个人信息,而被一一通报。
第四“坑”:一次同意,次次同意。部分App会根据需要修订隐私协议,但用户无法及时得知内容是否有所更新。比如,一款美妆App在用户协议中表示,公司有权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制订、修改本协议及/或各类规则,并在App平台公示,不再另行单独通知用户。消费者使用平台服务,即表明接受修订后的协议和规则。
第五“坑”:个人信息转送第三方。一款购物App的用户协议称,对于消费者的视频、照片、文字等,“(平台)均享有永久的、无期限及地域限制的、完全免费的使用权”,并且“有权将其许可给任何第三方使用”“实际行使时无须另行征得您的同意”。
以上,就是我们在使用APP时容易踩的几个坑。因此,我们在使用APP前,应该认真查看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监督和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电信网,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中国电信客服电话,中国电信营业厅,中国电信宽带,电信宽带套餐价格表,电信宽带套餐,中国电信宽带官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189e.com/liuyan/10065.html

公众号电信服务
电信网(189e.com)是一家有关电信固网业务、移动业务、通讯终端等服务的资讯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附近营业厅带宽资费导航服务,详细资费以人工客服咨询为准。
  • 文章总数
  • 2061869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标签